js文件不存在或浏览器不支持该js
保护视力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绿色成色最足的城市总体规划

2018-2-6    来源:解放日报

  解读上海2035年的生态与绿色,需要关注作为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三个分目标之一的韧性生态之城,但是不够。事实上,《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上海2035”)是上海迄今为止绿色成色最足的城市总体规划,它不是西瓜皮,只有表皮里的绿色,没有芯子里的绿色。可以从城市战略、生态建设、绿色发展三个方面深入理解“上海2035”的生态与绿色:

  绿色思维有战略。说“上海2035”是上海迄今为止绿色成色最足的城市总体规划,有三个方面的依据。其一,不是项目层面破碎化的绿色,而是战略层面有“红线”穿织起来的绿色。战略思想上的绿色,集中表现在“底线约束、内涵发展、弹性适应”这个规划指导原则之中。这里,底线约束是控制城市发展分母项的资源环境消耗,内涵发展是做大城市发展分子项的经济社会福利。这正是我们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目标,即让资源环境消耗与经济社会发展脱钩。上海要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城市,就是要在城市空间上进行有整合意义的绿色创新。

  其二,不是只有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而是还有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以往讲绿色,大多数限制在资源环境生态领域做一些各自为政的文章,这次上海总体规划却具有整体性的视野。一方面,在生态之城分目标中,对上海未来发展在生态、环境、资源三个方面的目标有整体性布局谋划;另一方面,把绿色思想渗透到城市形态、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的建设之中,强调产业、交通、建筑等方面的源头绿色。这样就把生态的绿色化与发展的绿色化整合起来了,这正是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新版全球城市的要求和内涵。

  其三,不是低水平自我满足的绿色,而是可以与国际先进对标的绿色。以往我们讲上海发展,对经济增长总是有高要求,对绿色生态常常是低要求,托词是上海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的考虑不能太多,要求不能太高。“上海2035”则提出到2035年,一些重要的发展指标要达到国际水平,要能够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对标。于是,除了经济和社会指标之外,绿色生态方面的指标也有大幅度的提高,表现为一上一下。上是生态建设指标要上去,例如,河面率要达到10.5%,森林率要达到23%,生态空间要占到60%等;下是物质消耗指标要下来,例如,二氧化碳排放2025年达到峰值,PM2.5浓度控制在25微克/立方米之内,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等。实现这样的高目标,可望上海在达到全球城市经济要求的同时,也有相应的高水平的绿色表现。

  强调底线约束和内涵发展,意味着上海的新一轮城市发展要从增量扩张时代进入到存量优化时代,这需要我们做科学化、精细化的工作,把绣花功夫用到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之中。为此,“上海2035”强调了城市转型发展及其管理的弹性适应与多情景应对问题。例如,考虑到2035年前中国城市化仍然在增长,在人口服务能力上有20%的增长弹性,在城市增长边界内为可能有的重要设施项目预留建设用地200平方公里,在安全保障上加强上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超大城市多元化风险的城市韧性,等等。

  生态保护有体系。“上海2035”强调的底线约束,包括人口规模、建设用地、生态环境、城市安全四条底线。其中人口规模、建设用地两条底线是空间规划的龙头,贯穿在“上海2035”的整个文本之中,而生态环境、城市安全两条底线安排在生态之城分目标中具体展开。从生态之城建设的系统性出发,“上海2035”围绕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进行正面建设,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发展目标与体系。一是在应对全球变化部分,强调二氧化碳排放到2025年达到峰值,2035年进一步减少5%,要体系化地实现低碳发展。二是在生态保护部分,强调要加强上海城市内外两大层次的生态空间。三是在污染治理部分,强调要打好四大战役,即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以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四是在城市安全部分,规划上海未来要建设成为有系统思考的弹性城市和安全城市。其中,既有上海城市发展的传统安全问题,也有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新城市安全问题。

  绿色发展有亮点。生态之城中的绿色是资源环境生态等保护意义上的绿色,创新之城和人文之城中的绿色是经济社会建设等发展意义上的绿色。前者重在底线约束,后者重在内涵发展,是要从发展的源头提高绿色绩效。与经济社会领域的绿色创新常常从微观项目上提高效率对照,空间规划是要以土地利用为抓手从宏观总量上提高效益,这样的绿色创新更具有全局性、源头性、控制性。“上海2035”提出约束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占用建设用地小于4.2平方公里,比2020年的9.1平方公里减少一半多,就是这样的整体创新。绿色发展的亮点从大的方面可以强调四点,即:绿色取向的城市空间格局,绿色取向的城市交通体系,绿色取向的城市社区建设,绿色取向的城市产业体系。

(作者系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 诸大建)


  绿色成色最足的城市总体规划
  2018-2-6 来源:解放日报
  解读上海2035年的生态与绿色,需要关注作为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三个分目标之一的韧性生态之城,但是不够。事实上,《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上海2035”)是上海迄今为止绿色成色最足的城市总体规划,它不是西瓜皮,只有表皮里的绿色,没有芯子里的绿色。可以从城市战略、生态建设、绿色发展三个方面深入理解“上海2035”的生态与绿色:
  绿色思维有战略。说“上海2035”是上海迄今为止绿色成色最足的城市总体规划,有三个方面的依据。其一,不是项目层面破碎化的绿色,而是战略层面有“红线”穿织起来的绿色。战略思想上的绿色,集中表现在“底线约束、内涵发展、弹性适应”这个规划指导原则之中。这里,底线约束是控制城市发展分母项的资源环境消耗,内涵发展是做大城市发展分子项的经济社会福利。这正是我们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目标,即让资源环境消耗与经济社会发展脱钩。上海要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城市,就是要在城市空间上进行有整合意义的绿色创新。
  其二,不是只有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而是还有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以往讲绿色,大多数限制在资源环境生态领域做一些各自为政的文章,这次上海总体规划却具有整体性的视野。一方面,在生态之城分目标中,对上海未来发展在生态、环境、资源三个方面的目标有整体性布局谋划;另一方面,把绿色思想渗透到城市形态、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的建设之中,强调产业、交通、建筑等方面的源头绿色。这样就把生态的绿色化与发展的绿色化整合起来了,这正是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新版全球城市的要求和内涵。
  其三,不是低水平自我满足的绿色,而是可以与国际先进对标的绿色。以往我们讲上海发展,对经济增长总是有高要求,对绿色生态常常是低要求,托词是上海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资源环境生态方面的考虑不能太多,要求不能太高。“上海2035”则提出到2035年,一些重要的发展指标要达到国际水平,要能够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对标。于是,除了经济和社会指标之外,绿色生态方面的指标也有大幅度的提高,表现为一上一下。上是生态建设指标要上去,例如,河面率要达到10.5%,森林率要达到23%,生态空间要占到60%等;下是物质消耗指标要下来,例如,二氧化碳排放2025年达到峰值,PM2.5浓度控制在25微克/立方米之内,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等。实现这样的高目标,可望上海在达到全球城市经济要求的同时,也有相应的高水平的绿色表现。
  强调底线约束和内涵发展,意味着上海的新一轮城市发展要从增量扩张时代进入到存量优化时代,这需要我们做科学化、精细化的工作,把绣花功夫用到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之中。为此,“上海2035”强调了城市转型发展及其管理的弹性适应与多情景应对问题。例如,考虑到2035年前中国城市化仍然在增长,在人口服务能力上有20%的增长弹性,在城市增长边界内为可能有的重要设施项目预留建设用地200平方公里,在安全保障上加强上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超大城市多元化风险的城市韧性,等等。
  生态保护有体系。“上海2035”强调的底线约束,包括人口规模、建设用地、生态环境、城市安全四条底线。其中人口规模、建设用地两条底线是空间规划的龙头,贯穿在“上海2035”的整个文本之中,而生态环境、城市安全两条底线安排在生态之城分目标中具体展开。从生态之城建设的系统性出发,“上海2035”围绕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进行正面建设,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发展目标与体系。一是在应对全球变化部分,强调二氧化碳排放到2025年达到峰值,2035年进一步减少5%,要体系化地实现低碳发展。二是在生态保护部分,强调要加强上海城市内外两大层次的生态空间。三是在污染治理部分,强调要打好四大战役,即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以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四是在城市安全部分,规划上海未来要建设成为有系统思考的弹性城市和安全城市。其中,既有上海城市发展的传统安全问题,也有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新城市安全问题。
  绿色发展有亮点。生态之城中的绿色是资源环境生态等保护意义上的绿色,创新之城和人文之城中的绿色是经济社会建设等发展意义上的绿色。前者重在底线约束,后者重在内涵发展,是要从发展的源头提高绿色绩效。与经济社会领域的绿色创新常常从微观项目上提高效率对照,空间规划是要以土地利用为抓手从宏观总量上提高效益,这样的绿色创新更具有全局性、源头性、控制性。“上海2035”提出约束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占用建设用地小于4.2平方公里,比2020年的9.1平方公里减少一半多,就是这样的整体创新。绿色发展的亮点从大的方面可以强调四点,即:绿色取向的城市空间格局,绿色取向的城市交通体系,绿色取向的城市社区建设,绿色取向的城市产业体系。
  (作者系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授 诸大建)